奇斯洛夫斯基(Kieslowski)用了九位攝影師(其中 Piotr Sobocinski 負責《第三誡》和《第九誡》),以不足一年的時間拍成《十誡》(Dekalog)。如果把其看成一個整體(奇氏有時也這樣看),我認為《十誡》就是奇氏的最佳作品。
儘管波蘭經歷過信奉唯物論的共產主義統治數十年,超過九成的波蘭人仍信奉羅馬天主教。奇氏所指的十誡,正是天主教的十誡,有別於聖經出埃及記的十誡。對於其他基督教教派來說,這會被視為異端。其實我這個外人寫的這篇文章,天曉得是否也會被看作末世將近的異端邪說,迷惑人心!
打從《第一誡》第一個鏡頭開始,除了《第七誡》和《第十誡》,我們總會發覺一位演員-- Artur Barcis。不是同一角色,他常在關鍵時刻出現或路過,有時與主人公四目交投,也只是個無關痛癢的旁觀者。或者我們可以把他當作華沙蒼穹下的下凡天使,監視著違犯了誡命的眾生!奇氏說《第七誡》本來有他,但拍的不好所以剪掉。而拍《第十誡》時他只認為那只是個玩笑,不需要有這樣一個旁觀者,後來卻覺得當時的決定錯了。其實在奇氏起初寫劇本時這樣一個「無關痛癢」的人物並不存在,只是有人感到欠缺什麼的,經再三討論後才加進這個角色。及後在《藍白紅三部曲》(Trois Couleurs),奇氏再以一個吃力地要把玻璃瓶放入垃圾桶的老婆婆反照出三部曲的主人公的內心世界。
第一誡:欽崇一天主在萬有之上
躺在雪地上的狗屍是對小孩的一個啟蒙,他那雙圓圓的大眼睛已告訴我們他對死亡不可知的疑惑及生命無可挽的悲憫。他的父親卻完全信賴科技。雖然電腦甚至能為我們打點好生活的一切(如鎖門和開關水龍頭?),雖然電腦甚至擁有人工智能,但我們是否就放心把所有重要如生命的交託給它?把它看作「祂」?到事情發生了,卻又把一切歸咎於祂?在片子的開首「華沙蒼穹下的天使」為悲劇落淚了,在片子的結尾祂也為悲劇落淚了。
第二誡:毋呼天主聖名以發虛誓
虛誓能挽救一條生命。醫生說他相信神,所以他的誓言變得更可信,縱使他其實已想到這只是個善意的謊言。畢竟他是個醫生,更是個歷盡家破人亡的醫生(華依達和波蘭斯基也給我們訴說過波蘭沉痛的往事)。經歷過生死的人,不管是醫生、是病人,就應當懂得生命的意義。
第三誡:守瞻禮之日
發生在平安夜(聖誕凌晨)的故事。聖誕是波蘭人(天主教徒)一個重要的瞻禮日,應當放下一切勞碌工作,除了注重宗教生活,還有家庭生活。當然從事某些行業的人,如醫院值班員、警察、電車司機(Barcis)、酗酒者中心管理員、車站保安員等,工作還是無可避免。作為計程車司機的主人公,應該可以休息一下,縱使計程車真的被盜,也應該讓警察去找吧!不過即使在普世歡騰的平安夜,當值期間打嗑睡(醫院值班員)或者玩滑板(以避免打嗑睡的車站保安員!),又是否疏於職守?就像一部公路電影,從家出發,旅程中碰上不同的人和事,最後帶著點點所悟回到家裡。
於教徒來說,第三誡的意義在於愛自己,要學懂照顧自己。(後)現代人好像是比較寂寞似的,例如看電影一定要有伴,每逢佳節倍孤單?所以我有點疑惑,寂寞的現代人如本片的女主人公,實際上是否已違犯了第三誡?
第四誡:孝敬父母
我們常說,生娘不及養娘大,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那種愛比血緣更重要。很多時候人就是不了解自己,更別說了解別人,或者被別人了解。當沒有較實在的依據,如血緣,人便可能更迷惘。在奇氏的電影裡我們常看到人奇妙的命運/機會/自由意志,一些人或事表面好像對我們無關痛癢,卻甚至可能影響我們一生,《盲打誤撞》(Przypadek)更以此為主題。本片的女主人公便因為 Barcis 飾演的陌生人(抬著船走過的人)而「臨涯勒馬」,一切不至於無可挽回。
第五誡:毋殺人
不可殺人,但可不可殺殺人的人?有理由可不可殺人?殺人的人沒有什麼理由去殺人(於我們來說),他殺了人又是否一個理由給我們殺?如果說殺人的人死不足惜,可須考慮被殺的人是否也死不足惜?殺殺人的人可阻嚇再有人殺人?「自從亞當與夏娃的長子該隱殺死弟弟亞伯以來,沒有任何懲罰真正起到阻嚇的作用!」
一半的銀幕時間敘述殺人,另一半敘述殺殺人的人。多重濾光鏡(主要綠色)的冷色調營造一個冷酷醜惡的世界,是攝影師 Slawomir Idziak 的主意。律師、計程車司機、兇手/臨刑的死囚、兇手的家人、執行死刑的官員也抽煙,不同的只是選擇有沒有濾嘴,抽煙的母題提醒我們人的平等、自由和權利(儘管我們常見奇氏也煙不離口)。
其實司機也不是個好人。我並非說他死有餘辜,片子要說的恰恰相反。因他不是個好人,拒絕接載一對男女和一對男人,卻碰上兇手,呈現奇氏命運/機會/自由意志的母題。死囚亦提起五年前他寵愛的妹妹給拖拉機輾過的往事,再現奇氏這個母題。
主題曲 Decision 是《十誡》中我最喜歡的,也許王家衛也是(放了在《2046》)?
加長版本的《殺誡》(Krótki Film o Zabijaniu)不受時間限制,對三個主要角色可以有更詳盡的描述。原來他們當天也曾擦身而過,是宿命?是機遇? IMDb 說《第五誡》是由長版《殺誡》剪輯出來,其實不對的。很明顯很多鏡頭在兩個版本裡並不一樣,例如兇手殺人後把計程車頂的燈箱拋掉時,只在電視版看到上面「TAXI」的字樣。而最後的鏡頭就更明顯了。依奇氏所說,是拍攝了電影和電視兩個版本,剪輯時把它們混起來,一些電影的鏡頭放了在電視裡,一些電視的鏡頭又放了在電影裡。
第六誡:毋行邪淫
她不相信愛。但常人卻有慾,當她的道德觀與我們的不同的時候,我們便說她邪淫。他相信愛,縱使我們懷疑他是否懂得愛。他教她相信愛,她教他反省愛。或者,當真的懂得愛、真的相信愛的時候,人們便不再行邪淫。
奇氏曾說過,攝影機角度的選擇,是根據愛人的人的角度的。開始時他窺看她,我們也透過他(主觀敘事的主觀鏡)窺看她。最後我們卻透過她看世界,她找尋消失了的他。奇氏也曾說過他沒有把攝影機的運作寫進劇本,攝影師們也有很大的自由,卻拍出相似的十部影片,他覺得那正是一種劇本精神。很明顯,劇本敘事的範圍正影響著攝影機的角度,本片開始時情節局限在他所知的範圍(限制型敘事),最後敘事卻轉向她。劇本到影片要呈現的,就是愛人的人的痛苦。「華沙蒼穹下的天使」正出現在他因約會成功而欣喜若狂的鏡頭和她眺望他離開的那個主觀鏡--兩個敘事的轉折點。
「如果趕上這班車,到我那處。」又是奇氏命運/機會/自由意志的母題。其實趕不趕上這班車事情也早晚會發生吧。她遲早提出,他一定同意!
加長版本的《情誡》(Krótki Film o Milosci)就更精采了。長片(理論上)可以無限加長,對主人公便可以有更詳盡的描述。他學懂了要忘記一些不能承受的痛苦,就是令自己承受一些更痛卻能忍受的苦。在她家門口,當她咄咄逼人,他無言以對只有跑上天台,以冰塊冷靜自己,才能提出冰淇淋約會的要求。對於一些他一時不懂得處理或面對的事情,他只有一走了之。這兩點更預示他後來突然奔離她家,回家割脈等連串事件。
女主角 Szapolowska 希望《情誡》有寓言故事般的結局,所以最後《情誡》與《第六誡》的結局並不同。《情誡》以倒敘的方式,從結尾她再見躺在床上的他那個鏡頭開始--她要撫他仍纏著繃帶的手,卻被移開。一個鏡頭已道出曾發生的事及三位主要角色間愛與保護的關係,也帶出懸念。《情誡》的結尾更令我動容--她從他的角度回望自己,因而了解自己,同時也了解對方。頓悟給生命的喜悅和愛給心靈的觸動,那是奇氏的電影世界最令我動容的一刻(另一刻在《白》(Blanc)的結尾)!這樣的結尾不能放在《第六誡》,《十誡》畢竟是較寫實的電影,而且從原來的片名看,電影版《情誡》才是個愛的故事。雖然奇氏說這個結尾還令他想起《影迷》(Amator)的主人公倒轉鏡頭拍攝自己的結尾,但令我動容的還因為它充滿睿智的天馬行空,如英瑪褒曼,如安哲羅普洛斯,如活地亞倫。
第七誡:毋偷盜
我們常說,不問自取,是為賊也。不可偷盜,但偷回被人偷了的算不算偷盜?女兒是否可偷?「偷回」自己的女兒叫綁架?母親的身分是否可偷?我們又常說,生娘不及養娘大。其實愛,父母子女間的愛和男女間的愛,是否可偷?其實她、她的媽媽和她女兒的爸爸算不算偷盜?但不論誰對誰錯,片子開首女孩的呼喊和結尾她的特寫鏡頭卻提醒我們,孩子還是最無辜的。
第八誡:毋妄證
猶太研究員相信波蘭倫理學教授當年的藉口--他們不能對祂撒謊,破壞祂不可作假見證的誡命。有人質疑對於真正的信徒來說,那樣的見證並非不誠實,猶太女子卻說只因她找不到別的理由。波蘭女子獲悉當年的猶太小女孩仍活著,感到欣慰,因為對於自己當年道德/信仰兩難的抉擇,半生內疚,縱使身為「受害人」的猶太女子知道真相後,也能完全體諒。
然而,也許是信仰給精神的支持,或者是內疚對個人的激勵,波蘭女子後來從納粹魔爪下拯救了不少猶太人。即使僅有的兒子不願跟她同住,她的信仰令孤獨的她也不感到寂寞。相對地,那個本來要收容猶太小女孩的男子,因被誤會為蓋世太保工作而險些送命,一輩子自困於寂寞的黑暗世界,與世隔絕--裁縫竟對流行時尚如此無知。其實從他當年收容小女孩的條件,已經可見他有多執著。就如最後的鏡頭,他只會從自己的黑暗世界窺看外面的光明,卻不會走出第一步。
當然,這只是對裁縫的一個解讀,別人的情況,我們總是無法完全了解。就如猶太女子誤會了波蘭女子數十年。又如我們難以理解教授為何不固定那幅掛在牆上常常傾斜的畫。再如公園那個身體柔軟的男子認為鍛鍊便可以做到他的高難度動作,對教授來說卻原來太遲了。或者,有些事情已是「太遲」了,又有些事情我們實在無能為力,我們便要懂得接受,無論透過信仰或意志,什麼方法也罷。猶太女子要接受世上有些人能救人有些人卻被救的不公平;教授和裁縫要接受過去了無可挽回的事實。人可以堅持,卻不要執著。
奇氏愛在系列作品中加插些要素,令系列成為一個整體。在本片除了發生在同一住宅區及 Barcis 又在重要時刻出現(飾學生),第二誡的女子和醫生,及第十誡擁有一套飛船郵票的集郵的父親,原來與教授住在同一幢大廈。
第九誡:毋願他人妻
她愛他,卻認為性與愛可以分開--「愛並非每週床上喘氣五分鐘;愛存在於心裡,而非兩腿間。」但常人卻有慾,我們能否說她邪淫?而他也愛她,相信沒有愛的性,卻不相信沒有性的愛。從前他曾不知多少次不忠,甚至現在遇上青春才貌相存的女病人(這角色後來發展為《兩生花》(La Double Vie de Véronique)的 Weronika?),心中還有點點忐忑。我們不能說他邪淫?她的情夫也認為沒有性便沒有愛,更愚蠢的以為沒有愛的性便是愛。從教徒的觀點來看,他們也違犯了第六誡,她的情夫更違犯了第九誡。更重要的是,他倆最後學懂愛,學懂珍惜--「我們擁有的比我們沒有的更重要。」雖然有些希治閣式的懸念鏡頭(例如她找尋從衣櫃走出卻不知去了哪裡的他的長鏡頭),與《第六誡》相比,這更是個愛的故事。
女病人提到的是十八世紀荷蘭音樂家 Van den Budenmayer。《兩生花》的 Weronika 心臟病發作時唱的及 Véronique 在音樂課教的也是他的E小調協奏曲,我們更可從《紅》(Rouge)的工作人員表中發現他的名字。其實他只存在於奇氏的電影世界,所有他的音樂乃出自波蘭作曲家 Zbigniew Preisner 的手筆。Preisner 自1984年的《無休無止》(Bez Konca)開始便為奇氏的劇情片配樂。(因國家審查,1987年在康城電影節首映的《盲打誤撞》其實在1981年已完成。)Preisner 的電影音樂是很多影迷的至愛,其中我自己最愛的是《藍》(Bleu)和《兩生花》。
第十誡:毋貪他人財物
我們幼承庭訓,便宜莫貪。但人性「軟弱」,我們能否抵抗不勞而獲的誘惑?可是繼承遺產算不算貪?如果弄得兄弟不和呢?同是三張小紙片,有些竟價值連城(但要完整一套)。而更寶貴甚至無價的情(失去了人生亦不完整),人卻不珍惜?其實人類的價值觀是否有點奇怪?
無論前路是宿命,是機遇,還是我們可以自由選擇,人生總充滿著生離死別,充滿著喜怒哀樂愛惡慾。不同的時代道德和價值觀不盡相同,奇氏就以函括不同類型影片的《十誡》探討當代人如何面對道德上的困境,縱使我們不一定找到解決的辦法,卻是必須省思的。
以上部分資料來自一些訪問,及奇氏的著作【Kieslowski on Kieslowski】(有中譯【奇士勞斯基論奇士勞斯基】及【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等。奇氏通過此書告訴我們他一生創作電影的歷程。對,是一生,他自己又是否無法逃避最後的宿命?
Alan
2006 年 7 月
1 則留言:
i linked you.
http://evianwater22.spaces.live.com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