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4月19日星期三

熊人 (Grizzly Man)

Grizzly Man添密非車維爾之謎

添密非‧車維爾(Timothy Treadwell),於2003年與女友愛美(Amie)死在一隻大灰熊的爪下,就是荷索的記錄片《熊人》(Grizzly Man)的主人公。荷索自己擔任敘事者,以敘事的形式,把車維爾在阿拉斯加自然保護區拍攝的片段,和自己對車維爾的朋友和親人的訪問,平行地呈現,讓觀眾自己一步一步去了解車維爾,去解開車維爾死亡之謎,同時帶出種種人、文明與大自然間的問題。荷索在影片的開頭已敘述了作為一個公眾人物的車維爾的死,以吸引觀眾繼續看下去的好奇心。車維爾就像荷索鏡頭下的寇斯‧金斯基(Klaus Kinski),堅持自己的「理想」,甚至不自覺地挑戰大自然。車維爾對於灰熊的狂熱和執著,尤如荷索對之於電影,尤如愛美對之於車維爾。為世界所不容的加斯柏‧荷西(Kaspar Hauser)死於文明,同樣為世界所不容的添密非‧車維爾卻死於大自然。對於車維爾的鏡頭下他認為親切、可愛的大灰熊,荷索只感到危險。當車維爾在鏡頭下臭罵那些「阻礙」他的人,荷索卻不以為言。縱使在很多方面荷索並不同意車維爾,荷索卻尊重甚至同情他,就如尊重故友狂人金斯基。或者當「人人為自己」(Every Man for Himself),最終只有喚起「上帝的憤怒」(The Wrath of God)!

雕刻時光

很多時候我也感覺到藝術作品並不是由人創造的,它們早已存在於這個宇宙,人的所謂創作,也只不過是一種探索,一種發現。有些人作曲,可以坐在鍵盤前,隨意地觸動著琴鍵,可能會突然發現一條悅耳的旋律,發現宇宙中的一個和諧。靈感也可以當你在幹著別的事情,或者什麼也沒幹著的時候突如其來,好像是一種無心的發現。這方面雕刻藝術就能給我們一個較具體的呈現-一件雕塑早已存在著,雕刻家要做的,只是把多餘的去掉罷了。而這正是塔可夫斯基「雕刻時光」背後一個重要的理念。

在自然保護區的最後五個夏天,車維爾拍下了百多小時的片段,荷索從中挑選適合的剪輯在這部電影裡。車維爾是否藝術家就見人見智,他所記錄、捕捉的時光,荷索就是那位雕刻家。車維爾更能捕捉一些令人讚歎的畫面。單獨的車維爾走入鏡頭前和走出鏡頭後短時間阿拉斯加大自然的空鏡。兩隻灰熊為爭風吃醋而大打出手的「幽默」片段。(對不起,我難以記起車維爾給的、它們的名字。)連荷索(甚至任何電影大師)也羨慕的深焦鏡頭-在前景右側的車維爾和背景左方的灰熊間,兩隻狐貍從畫面右上角到左下角走過,構圖平衡的場面調度渾然天成,這還不是大自然/宇宙創作的藝術?

Alan
2006 年 4 月 19 日

1 則留言:

Eric Spanner 說...

連線已將這篇連結於:
http://www.hkifflink.net/2006/05/1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