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是誰?
美拉娜兒(Mira Nair)於一九五七年,生於印度奧里薩邦(Orissa),父親是個公務員。就讀於西姆拉(Simla)的愛爾蘭天主教學校(Irish Catholic School)及德里大學(Delhi University),當過輪演劇目(由固定劇團定期換演劇碼的制度)的演員。一九七六年到哈佛大學唸社會學。首部作品《Jama Masjid Street Journal》正是她的碩士論文課題。一九七九年畢業後在美國開始她的電影事業。除了拍攝電影,還任教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藝術學院電影系。
廿多年來拍了十多部作品,包括電影及電視記錄片,如《街童》(Salaam Bombay!, 1988)、《萬誘寶鑑》(Kama Sutra: A Tale of Love, 1996)、《偷歡嫁期》(Monsoon Wedding, 2001)、及聯合執導的《他們的911》(11'09''01 - September 11, 2002)。《街童》獲得康城影展金攝影機獎(Camera d'Or, 頒給導演的首部長片),《偷歡嫁期》榮獲威尼斯影展金獅獎。
關於這電影
《偷歡嫁期》的故事從印度新德里一個中上階層家庭為女兒籌備婚禮說起。
此片擊敗堅盧治(Ken Loach)《鐵路之歌》(The Navigators)、陳果《香港有個荷里活》等,榮獲二零零一年度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是自從薩耶哲雷(Satyajit Ray)的《大河之歌》(Aparajito, 1957)四十四年後印度電影再得此殊榮,也是首位女導演得此獎項,可說是為印度女性再「爭一口氣」。娜兒卻自謙地說:「我僅僅想用一種自由的方式,表達一些很個人的東西,它有關我的家庭,和這一代人的家庭。恰巧我勝出,恰巧我又是一個女人,僅此而已。」據說此片只拍了三十天!
《偷歡嫁期》在 Planet Bollywood 網站被評得滿分,此網站的影評人看來也是印度人。此片更在此網站被評為二零零二年度寶萊塢十大電影第二位。
一點點感想(含有內容)...
未看《偷歡嫁期》前,那些故事大綱令我以為這是一部只充滿著喜悅的電影,以為片中沒有歹角。所以看的時候,主線和每一副線也是意料之內,除了那一件不幸和醜惡的事。個人覺得娜兒把這一副線處理得很好,她提醒我們,人生總會有不幸,但也總會過去的。印度社會婦女地位低微,而片中受害的女性終於忍無可忍了,娜兒可說是為印度女性「爭一口氣」。
其實個人覺得娜兒整部片也處理得很好,無論鏡頭、色彩、配樂、歌舞、美術、場面及主、副線之鋪排。電影透過這個婚禮和婚禮前的準備,帶出傳統和現代、東方和西方之間的衝突。
看這齣電影的時候,我曾有一個疑問。在電影中,大部分人物說話也夾雜著英語和印度語(Hindi)。不知新德里這個階層的人是否也如此的呢?不過女主角(片中應是個在印度土生土長的女孩)的英語口音並不像印度人!其後在一網站找到如下的資料:
India's official language is Hindi in the Devnagri script. However, English continues to be the official working language. For many educated Indians, English is virtually their first language, and for a great number of Indians who are multi-lingual, it will probably be the second.
Alan
2003 年 11 月
2003年11月30日星期日
Salaam Bombay! (1988)
《街童》(Salaam Bombay!)乃美拉娜兒(Mira Nair)首部劇情片,之前娜兒只拍了幾部記錄片。《街童》榮獲康城影展金攝影機獎(Camera d'Or)。康城的金攝影機獎乃頒給導演的首部長片。
從片名我們大概也估到,這是個關於孟買(Bombay)的街童的故事。本片以實景拍攝,片中的街童,原來也真的是街童!娜兒並不是「指導」他們「怎樣演」,而是令他們在鏡頭前自然地表現自己。不知是否因為娜兒之前只拍了幾部記錄片(包括她的碩士論文),無論本片的鏡頭或敘事,或多或少也令人有點記錄片的感覺。只是在色彩、美術方面,就像許多印度電影那樣,是那麼奪目。雖然這是娜兒首部劇情片,在各方面她的處理卻已是如此純熟。
本片的結尾令我想起《四百擊》最後的凝鏡。或者我們也知道,《四百擊》這個鏡頭,杜魯福最初並不打算用什麼凝鏡的,只是後來尚比埃里奧做不到他的要求吧了。而在《街童》的結尾,娜兒並非用凝鏡,但效果不是一樣嗎?「小主角將來會怎樣呢?」
Alan
2003 年 7 月
從片名我們大概也估到,這是個關於孟買(Bombay)的街童的故事。本片以實景拍攝,片中的街童,原來也真的是街童!娜兒並不是「指導」他們「怎樣演」,而是令他們在鏡頭前自然地表現自己。不知是否因為娜兒之前只拍了幾部記錄片(包括她的碩士論文),無論本片的鏡頭或敘事,或多或少也令人有點記錄片的感覺。只是在色彩、美術方面,就像許多印度電影那樣,是那麼奪目。雖然這是娜兒首部劇情片,在各方面她的處理卻已是如此純熟。
本片的結尾令我想起《四百擊》最後的凝鏡。或者我們也知道,《四百擊》這個鏡頭,杜魯福最初並不打算用什麼凝鏡的,只是後來尚比埃里奧做不到他的要求吧了。而在《街童》的結尾,娜兒並非用凝鏡,但效果不是一樣嗎?「小主角將來會怎樣呢?」
Alan
2003 年 7 月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