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是誰?
美拉娜兒(Mira Nair)於一九五七年,生於印度奧里薩邦(Orissa),父親是個公務員。就讀於西姆拉(Simla)的愛爾蘭天主教學校(Irish Catholic School)及德里大學(Delhi University),當過輪演劇目(由固定劇團定期換演劇碼的制度)的演員。一九七六年到哈佛大學唸社會學。首部作品《Jama Masjid Street Journal》正是她的碩士論文課題。一九七九年畢業後在美國開始她的電影事業。除了拍攝電影,還任教於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藝術學院電影系。
廿多年來拍了十多部作品,包括電影及電視記錄片,如《街童》(Salaam Bombay!, 1988)、《萬誘寶鑑》(Kama Sutra: A Tale of Love, 1996)、《偷歡嫁期》(Monsoon Wedding, 2001)、及聯合執導的《他們的911》(11'09''01 - September 11, 2002)。《街童》獲得康城影展金攝影機獎(Camera d'Or, 頒給導演的首部長片),《偷歡嫁期》榮獲威尼斯影展金獅獎。
關於這電影
《偷歡嫁期》的故事從印度新德里一個中上階層家庭為女兒籌備婚禮說起。
此片擊敗堅盧治(Ken Loach)《鐵路之歌》(The Navigators)、陳果《香港有個荷里活》等,榮獲二零零一年度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是自從薩耶哲雷(Satyajit Ray)的《大河之歌》(Aparajito, 1957)四十四年後印度電影再得此殊榮,也是首位女導演得此獎項,可說是為印度女性再「爭一口氣」。娜兒卻自謙地說:「我僅僅想用一種自由的方式,表達一些很個人的東西,它有關我的家庭,和這一代人的家庭。恰巧我勝出,恰巧我又是一個女人,僅此而已。」據說此片只拍了三十天!
《偷歡嫁期》在 Planet Bollywood 網站被評得滿分,此網站的影評人看來也是印度人。此片更在此網站被評為二零零二年度寶萊塢十大電影第二位。
一點點感想(含有內容)...
未看《偷歡嫁期》前,那些故事大綱令我以為這是一部只充滿著喜悅的電影,以為片中沒有歹角。所以看的時候,主線和每一副線也是意料之內,除了那一件不幸和醜惡的事。個人覺得娜兒把這一副線處理得很好,她提醒我們,人生總會有不幸,但也總會過去的。印度社會婦女地位低微,而片中受害的女性終於忍無可忍了,娜兒可說是為印度女性「爭一口氣」。
其實個人覺得娜兒整部片也處理得很好,無論鏡頭、色彩、配樂、歌舞、美術、場面及主、副線之鋪排。電影透過這個婚禮和婚禮前的準備,帶出傳統和現代、東方和西方之間的衝突。
看這齣電影的時候,我曾有一個疑問。在電影中,大部分人物說話也夾雜著英語和印度語(Hindi)。不知新德里這個階層的人是否也如此的呢?不過女主角(片中應是個在印度土生土長的女孩)的英語口音並不像印度人!其後在一網站找到如下的資料:
India's official language is Hindi in the Devnagri script. However, English continues to be the official working language. For many educated Indians, English is virtually their first language, and for a great number of Indians who are multi-lingual, it will probably be the second.
Alan
2003 年 11 月
2003年11月30日星期日
Salaam Bombay! (1988)
《街童》(Salaam Bombay!)乃美拉娜兒(Mira Nair)首部劇情片,之前娜兒只拍了幾部記錄片。《街童》榮獲康城影展金攝影機獎(Camera d'Or)。康城的金攝影機獎乃頒給導演的首部長片。
從片名我們大概也估到,這是個關於孟買(Bombay)的街童的故事。本片以實景拍攝,片中的街童,原來也真的是街童!娜兒並不是「指導」他們「怎樣演」,而是令他們在鏡頭前自然地表現自己。不知是否因為娜兒之前只拍了幾部記錄片(包括她的碩士論文),無論本片的鏡頭或敘事,或多或少也令人有點記錄片的感覺。只是在色彩、美術方面,就像許多印度電影那樣,是那麼奪目。雖然這是娜兒首部劇情片,在各方面她的處理卻已是如此純熟。
本片的結尾令我想起《四百擊》最後的凝鏡。或者我們也知道,《四百擊》這個鏡頭,杜魯福最初並不打算用什麼凝鏡的,只是後來尚比埃里奧做不到他的要求吧了。而在《街童》的結尾,娜兒並非用凝鏡,但效果不是一樣嗎?「小主角將來會怎樣呢?」
Alan
2003 年 7 月
從片名我們大概也估到,這是個關於孟買(Bombay)的街童的故事。本片以實景拍攝,片中的街童,原來也真的是街童!娜兒並不是「指導」他們「怎樣演」,而是令他們在鏡頭前自然地表現自己。不知是否因為娜兒之前只拍了幾部記錄片(包括她的碩士論文),無論本片的鏡頭或敘事,或多或少也令人有點記錄片的感覺。只是在色彩、美術方面,就像許多印度電影那樣,是那麼奪目。雖然這是娜兒首部劇情片,在各方面她的處理卻已是如此純熟。
本片的結尾令我想起《四百擊》最後的凝鏡。或者我們也知道,《四百擊》這個鏡頭,杜魯福最初並不打算用什麼凝鏡的,只是後來尚比埃里奧做不到他的要求吧了。而在《街童》的結尾,娜兒並非用凝鏡,但效果不是一樣嗎?「小主角將來會怎樣呢?」
Alan
2003 年 7 月
2003年7月13日星期日
The Apu Trilogy (1955 - 1959)
導演是誰?黑澤明如是說...
印度乃電影大國,如果說在印度電影殿堂裡,坐在最頂處的,相信沒有人會否認,正是殿堂級大師薩耶哲雷 (Satyajit Ray)。
薩耶哲雷於一九二一年五月二日,生於印度加爾各答 (Calcutta)。父親是個詩人,及從事孟加拉語 (Bengali) 文學史的撰寫工作,母親為歌唱家。父親卻在他只有兩歲半時逝世,薩耶哲雷由母親及舅父撫養成人。
一九四零年畢業於加爾各答大學,主修經濟。之後在印度大詩人泰戈爾 (Tagore) 的國際大學 (Visva-Bharati University) 修讀藝術,中途輟學,於一九四三年返回加爾各答,從事商業設計的工作。
一九四九年薩耶哲雷遇上到加爾各答為電影《河流》(Le Fleuve, aka The River) 尋找外景場地的尚雷諾亞 (Jean Renoir),雷諾亞鼓勵他拍電影。其後他被公司派往位於倫敦的總部,有機會看了大量電影。第昔加 (Vittorio De Sica) 一九四九年的新寫實主義經典《單車竊賊》(Ladri di biciclette, aka The Bicycle Thief) 賦予他靈感而開始創作他的首部電影。
他一九五五年的首部電影《大路之歌》(Pather Panchali, aka Song of the Little Road) 於康城獲獎,令他聲名大躁,開始他一生的電影事業。拍了接近四十部電影,於國際間獲獎無數,包括柏林、康城、及威尼斯。
薩耶哲雷於一九九二年四月廿三日,死於加爾各答。
黑澤明這樣說過:「未看過薩耶哲雷的電影,就如活在世上卻未見過太陽和月亮!」
經典電影系列
說到電影史上經典的電影系列,薩耶哲雷的《阿普三部曲》(The Apu Trilogy) 絕對是其中的表表者,個別三齣電影,齣齣經典!第一部曲《大路之歌》乃薩耶哲雷的處女作,已於康城影展獲獎。第二部曲《大河之歌》(Aparajito, aka The Unvanquished, 1957) 更榮獲一九五七年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是首部印度電影得此殊榮。當年在威尼斯競逐金獅獎的,還有黑澤明的《蜘蛛巢城》。
一點點感想(含有內容及部分結局)...
《阿普三部曲》從主人公阿普 (Apu) 的誕生前說起,直到最後阿普與小兒子之間的相處為止。其間薩耶哲雷帶領我們走過一條崎嶇的人生旅程。
《大路之歌》就是一闋生命旅程的詩歌,故事圍繞著阿普幼年時一家在鄉間窮困的生活,期間歷盡生老病死、悲歡離合。連綿小路,對阿普一家卻有著重大的意義。小姊弟鄉間嬉戲; 父親因常常要到遠方工作,來回往返。到最後舉家無奈地離開祖居,沿著小路,帶著希望,遷往聖城貝拿勒斯 (Benares, 即現今瓦拉納西 Varanasi)。
印度社會婦女地位低微,阿普的媽媽卻要在丈夫經常離家遠去的日子,堅忍地支撐著整個家。
受到第昔加的《單車竊賊》的影響,薩耶哲雷用了差不多所有的非專業演員,以實景拍攝。
《大河之歌》從阿普與父母在聖城貝拿勒斯的生活說起,父親在恆河岸邊為人們主持祈禱儀式的工作,總算令一家人得到溫飽。但好境不常,父親因病逝世,剩下母子倆相依為命,母子唯有遷往親戚在鄉間空置的房子。
阿普開始上學,才發覺阿普是個聰明的孩子。阿普漸長,得到獎學金,卻要遠離母親,到加爾各答 (Calcutta) 繼續學業。阿普對學業的追求,母親一方面是欣喜的,但另一方面卻要面對孤獨,甚至病重也害怕告訴兒子。母子情如此細膩的描寫,恕我孤陋寡聞,我只有在小津安二郎的電影見過。《大河之歌》令我想起小津自己最愛的《晚春》 ─ 父親為了女兒將來的幸福,「騙」她出嫁,自己卻要面對孤獨。對於《大河之歌》,薩耶哲雷的感受也極深,因他的父親在他只有兩歲半時逝世了。
演阿普媽媽的 Karuna Bannerjee 在《大路之歌》時應是第一次演戲,在《大河之歌》中她的第二次演出已被提名「英國奧斯卡」BAFTA 的最佳外國女演員獎。在《大河之歌》中,有一段很深刻。阿普假期後離家回寄宿學校,母親帶著笑臉送他。當阿普轉身去了,她的表情立刻轉了... 大師就是不只用「劇情」(如病重害怕告訴兒子)去說故事,還會注意和利用每一個細節,就算只是一件道具、一個眼神。
《大樹之歌》(Apur Sansar, aka The World of Apu, 1959) 中的阿普,因獎學金用完而不能繼續學業,在加爾各答過著艱苦的生活。老朋友邀請他一起到鄉間參觀親戚的婚禮,新郎卻突然瘋了,竟由阿普頂替!錯有錯著,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阿普與妻子間的愛,情深若海。沒有擁抱,沒有接吻,薩耶哲雷對愛情和婚姻生活的描寫,卻是如此的細膩。對比著後來的離別,及再接著而來的噩耗,戲劇效果極強。夫妻在火車站離別的一場戲,夫妻對望,臉部特寫引起觀眾的代入感,令人深深感受到離別的傷痛。後來妻子為阿普誕下兒子,開枝散葉...
在《大路之歌》中,當阿普的父親從遠方興高采烈地帶著各人的「禮物」歸來時,驚聞噩耗,薩耶哲雷利用高音的弦樂代替夫婦的呼天搶地。弦樂的調子,會在《大樹之歌》阿普與小兒子言歸於好時再出現,悲與喜的強烈對比,卻帶出父母對子女的愛。
看三部曲的時候,可細心留意薩耶哲雷巧妙地利用火車串連起三部曲。但其實當他在拍前兩部曲時,也沒有想過要拍下一部曲的!
人生雖然充滿悲哀,逆境不斷。但透過《阿普三部曲》,薩耶哲雷提醒我們,絕處逢生,人間總有希望呀!
Alan
2003 年 7 月
印度乃電影大國,如果說在印度電影殿堂裡,坐在最頂處的,相信沒有人會否認,正是殿堂級大師薩耶哲雷 (Satyajit Ray)。
薩耶哲雷於一九二一年五月二日,生於印度加爾各答 (Calcutta)。父親是個詩人,及從事孟加拉語 (Bengali) 文學史的撰寫工作,母親為歌唱家。父親卻在他只有兩歲半時逝世,薩耶哲雷由母親及舅父撫養成人。
一九四零年畢業於加爾各答大學,主修經濟。之後在印度大詩人泰戈爾 (Tagore) 的國際大學 (Visva-Bharati University) 修讀藝術,中途輟學,於一九四三年返回加爾各答,從事商業設計的工作。
一九四九年薩耶哲雷遇上到加爾各答為電影《河流》(Le Fleuve, aka The River) 尋找外景場地的尚雷諾亞 (Jean Renoir),雷諾亞鼓勵他拍電影。其後他被公司派往位於倫敦的總部,有機會看了大量電影。第昔加 (Vittorio De Sica) 一九四九年的新寫實主義經典《單車竊賊》(Ladri di biciclette, aka The Bicycle Thief) 賦予他靈感而開始創作他的首部電影。
他一九五五年的首部電影《大路之歌》(Pather Panchali, aka Song of the Little Road) 於康城獲獎,令他聲名大躁,開始他一生的電影事業。拍了接近四十部電影,於國際間獲獎無數,包括柏林、康城、及威尼斯。
薩耶哲雷於一九九二年四月廿三日,死於加爾各答。
黑澤明這樣說過:「未看過薩耶哲雷的電影,就如活在世上卻未見過太陽和月亮!」
經典電影系列
說到電影史上經典的電影系列,薩耶哲雷的《阿普三部曲》(The Apu Trilogy) 絕對是其中的表表者,個別三齣電影,齣齣經典!第一部曲《大路之歌》乃薩耶哲雷的處女作,已於康城影展獲獎。第二部曲《大河之歌》(Aparajito, aka The Unvanquished, 1957) 更榮獲一九五七年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是首部印度電影得此殊榮。當年在威尼斯競逐金獅獎的,還有黑澤明的《蜘蛛巢城》。
一點點感想(含有內容及部分結局)...
《阿普三部曲》從主人公阿普 (Apu) 的誕生前說起,直到最後阿普與小兒子之間的相處為止。其間薩耶哲雷帶領我們走過一條崎嶇的人生旅程。
《大路之歌》就是一闋生命旅程的詩歌,故事圍繞著阿普幼年時一家在鄉間窮困的生活,期間歷盡生老病死、悲歡離合。連綿小路,對阿普一家卻有著重大的意義。小姊弟鄉間嬉戲; 父親因常常要到遠方工作,來回往返。到最後舉家無奈地離開祖居,沿著小路,帶著希望,遷往聖城貝拿勒斯 (Benares, 即現今瓦拉納西 Varanasi)。
印度社會婦女地位低微,阿普的媽媽卻要在丈夫經常離家遠去的日子,堅忍地支撐著整個家。
受到第昔加的《單車竊賊》的影響,薩耶哲雷用了差不多所有的非專業演員,以實景拍攝。
《大河之歌》從阿普與父母在聖城貝拿勒斯的生活說起,父親在恆河岸邊為人們主持祈禱儀式的工作,總算令一家人得到溫飽。但好境不常,父親因病逝世,剩下母子倆相依為命,母子唯有遷往親戚在鄉間空置的房子。
阿普開始上學,才發覺阿普是個聰明的孩子。阿普漸長,得到獎學金,卻要遠離母親,到加爾各答 (Calcutta) 繼續學業。阿普對學業的追求,母親一方面是欣喜的,但另一方面卻要面對孤獨,甚至病重也害怕告訴兒子。母子情如此細膩的描寫,恕我孤陋寡聞,我只有在小津安二郎的電影見過。《大河之歌》令我想起小津自己最愛的《晚春》 ─ 父親為了女兒將來的幸福,「騙」她出嫁,自己卻要面對孤獨。對於《大河之歌》,薩耶哲雷的感受也極深,因他的父親在他只有兩歲半時逝世了。
演阿普媽媽的 Karuna Bannerjee 在《大路之歌》時應是第一次演戲,在《大河之歌》中她的第二次演出已被提名「英國奧斯卡」BAFTA 的最佳外國女演員獎。在《大河之歌》中,有一段很深刻。阿普假期後離家回寄宿學校,母親帶著笑臉送他。當阿普轉身去了,她的表情立刻轉了... 大師就是不只用「劇情」(如病重害怕告訴兒子)去說故事,還會注意和利用每一個細節,就算只是一件道具、一個眼神。
《大樹之歌》(Apur Sansar, aka The World of Apu, 1959) 中的阿普,因獎學金用完而不能繼續學業,在加爾各答過著艱苦的生活。老朋友邀請他一起到鄉間參觀親戚的婚禮,新郎卻突然瘋了,竟由阿普頂替!錯有錯著,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阿普與妻子間的愛,情深若海。沒有擁抱,沒有接吻,薩耶哲雷對愛情和婚姻生活的描寫,卻是如此的細膩。對比著後來的離別,及再接著而來的噩耗,戲劇效果極強。夫妻在火車站離別的一場戲,夫妻對望,臉部特寫引起觀眾的代入感,令人深深感受到離別的傷痛。後來妻子為阿普誕下兒子,開枝散葉...
在《大路之歌》中,當阿普的父親從遠方興高采烈地帶著各人的「禮物」歸來時,驚聞噩耗,薩耶哲雷利用高音的弦樂代替夫婦的呼天搶地。弦樂的調子,會在《大樹之歌》阿普與小兒子言歸於好時再出現,悲與喜的強烈對比,卻帶出父母對子女的愛。
看三部曲的時候,可細心留意薩耶哲雷巧妙地利用火車串連起三部曲。但其實當他在拍前兩部曲時,也沒有想過要拍下一部曲的!
人生雖然充滿悲哀,逆境不斷。但透過《阿普三部曲》,薩耶哲雷提醒我們,絕處逢生,人間總有希望呀!
Alan
2003 年 7 月
訂閱:
文章 (Atom)